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形态各异、光彩夺目的奇珍异物让人眼花缭乱。一个看似普通的老汉正在忙碌地指挥手下将这些珍宝逐一分发给在场的众人。场面异常热闹,但这一切并非偶然——这是一个所谓的“盗墓庆功会”美股之家股票配资,或者说,是一场俗称“分赃”的交易。
盗墓?别以为这是某部电视剧的情节,这可是真实的历史事件。那位指挥分赃的老人,正是臭名昭著的盗墓贼王绍义。艺术来源于生活,然而生活的故事往往比艺术更加震撼。
天刚蒙蒙亮,“弹棉花喽、谁家棉被要弹喽!”的叫卖声从王绍义的喉咙中传遍了整个小镇。镇上的人们都认识这个常常喊着“弹棉花”的老汉——王绍义。别误会,这个名字可不是真的傻,虽然他做生意的本领很差,但并非脑袋真有问题。大家都知道,弹棉花是需要走南闯北的,而王绍义竟然几十年如一日,年复一年地只在这一个小镇上呆着,生意自然也做得不温不火。
展开剩余86%尽管周围的人劝他出去闯闯,王绍义总是笑笑不答。其实,他一点都不傻,反倒是心思缜密、别有用心。王绍义其实有个惊天计划,而多年的“弹棉花”生涯,只不过是他精心设计的伪装罢了。
王绍义已经年过半百,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但不可小觑,这位看似和蔼的老人,年轻时可是心狠手辣的土匪。他的故事要从1912年说起。清朝灭亡后,各地军阀割据,民生疾苦,动荡的局势让王绍义决定投奔土匪头目马福田,借此来改变自己的人生。马福田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一个手段狠辣、做尽恶事的土匪头子,烧杀抢夺,无所不用其极,但也因此积累了大量财富,吸引了许多人投奔他,而王绍义便是其中一员。
王绍义天资聪颖,脑子活,深得马福田的喜爱,不久便成了他得力的助手。乱世之中,局势瞬息万变,马福田也知道单凭土匪之力难以长久,于是打算寻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最终,马福田选择了当时的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作为他们的支持者。1927年,张作霖成为中华民国的最高统治者,马福田和他的600多名土匪小弟,便顺势加入了奉系,马福田被任命为团长,王绍义自然也成了重要参谋。
然而,马福田的好运并没有持续太久。北伐军的强势进攻迅速摧毁了奉系的防线,马福田在全面溃败中选择了逃亡。他想带着手下逃往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可是在他犹豫之际,王绍义给出了一个绝妙的建议——“河北清东陵。”这片皇帝的陵寝群深藏着大量的金银珠宝,是个理想的避难所,同时也是一个发财的宝地。王绍义的建议很快得到了马福田的赞同。
然而,马福田和王绍义的好运很快又用尽了。他们刚到河北马兰峪就遇到了国民党军队,孙殿英,正是那个为剿匪而驻守在此的军长。孙殿英本来也有过做土匪的经历,当他得知清东陵墓中埋藏着大量财富时,竟然心生贼心,以“军事演习”为名,开始盗掘陵墓。
孙殿英从陵墓的石门入口强行突破,利用爆炸手段将一些封印毁掉,虽然他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最终从慈禧和乾隆的陵墓中掠取了大量珍贵文物。这些行为在当时迅速传遍了整个社会,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随着社会各界的反应,孙殿英不得不将文物作为贿赂,借此确保自己不会受到处罚。
王绍义无疑看到了自己的计划受挫,但他并不急于放弃。虽然孙殿英抢先一步掠取了陵墓中的宝藏,但王绍义并未放弃清东陵的财富。此时,他决定潜伏在周边等待时机,并开始琢磨如何更高效地盗墓。
白天,王绍义依旧是那个弹棉花的“傻老汉”,晚上却悄悄地研究陵墓的结构和布局。他开始接触陵园的守墓人,经过长时间的交往,成功让两个守陵人逐渐被他说服,成为了他的盗墓同伙。为了实现目标,王绍义不断扩充队伍,吸引了更多心怀贼心的人加入这个危险的行列。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绍义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万能钥匙。他曾经拜师学艺,擅长开锁,他相信如果能制造出一种可以打开东陵所有石门的万能钥匙,那么他们的盗墓行动就可以如愿以偿地进行下去。这个创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并迅速付诸实践。经过多年的努力,王绍义设计出了这样一把钥匙。
然而,王绍义知道,仅凭这把钥匙仍然难以顺利完成计划。为了让小分队的成员更有信心,他联系了曾给日本人当矿警、后加入八路军的张尽忠,希望他能为盗墓团队提供支持。在张尽忠的帮助下,盗墓团队的人数迅速壮大,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保障。
1945年,世界局势剧变,二战接近尾声,日本宣布投降。随着政府力量的削弱,王绍义终于决定行动。为了迷惑东陵周围的管理人员,王绍义设计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计划,派人用炸药引爆西面的一座石山,将注意力引开。借此机会,他带着一百多人悄然潜入了东陵。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定陵——咸丰帝的陵墓。王绍义认为定陵相对较为简单,且有利于隐藏。果然,他们顺利地突破了定陵的防线,并将陵内的宝藏一扫而空。随后,他们又开始了对其他陵墓的疯狂掠夺。除了慈安太后陵、同治皇帝的惠陵等陵墓,他们甚至发现了阿鲁特氏皇后的棺椁,里面的尸体保持得异常完好,几乎如同生前一般。
但随着盗墓行动的不断扩展,他们最终碰到了“硬骨头”——康熙帝的景陵。康熙帝的陵墓经过精心设计,防护严密,想要破开实属不易。即便如此,王绍义和他的团队依然不甘心放弃,决定使用炸药强行破坏。
最终,他们成功地打开了景陵的地宫,但被地下水淹没的地宫却令盗墓者大失所望。在这里,王绍义带领队员们不畏艰险,依然奋力盗掘,最终从康熙棺椁中找到了价值连城的九龙玉杯等珍贵文物。
盗墓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终于出手打击。虽然王绍义等人一度逃脱了抓捕,但最终,王绍义在1951年被捕,并最终被执行枪决。清东陵的文物再也无法找回,陵墓的历史痕迹也被永远地抹去。
这些盗墓者因贪欲而丧命,贼心难改,甚至最终没有享受到他们所盗取的财富。值得我们警醒的是,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发布于:天津市倍选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